2019年寒冬之际,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与病毒和平共存,人类步入后疫情时代。但长新冠综合征悄然盛行。据调查,超过30%的人群存在长新冠综合征,包括疲劳、气短、嗅觉和味觉障碍、睡眠困难、心悸、关节痛或胸痛、认知障碍等临床症状。经过深入的研究,其机制可能与颅内神经炎、神经-肌肉接头处损伤、自身免疫紊乱、微小血栓形成等机制有关。其实,后疫情时代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也造成人的焦虑和抑郁,综合心理和病毒感染造成的炎症免疫损伤等因素,形成了一系列临床症状,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又称之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者犹如太极中的阳与阴,处于一个相互平衡制约的关系,维持着我们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呼吸、心跳、瞳孔、胃肠蠕动、排尿、出汗,甚至于性冲动。而且,植物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并不直接受大脑中枢的调控,也就是不受主观意识控制。
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激活,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唾液分泌黏稠,汗腺分泌汗液等。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反过来,增进胃肠的活动,促进大小便的排出,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气管收缩,生殖血管扩张。如果阴阳平衡则身体舒畅,如果平衡打破,功能紊乱,则会出现很多症状,比如心率不稳、血压波动、气急呼吸困难、失眠、胃胀、消化不良、出汗、头晕、食欲不佳等等“乱七八糟”的身体症状。但是器质性的检查又都是好的,并不提示器官有什么直接的结构性损害。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症状大于体征”。
那么,植物神经功能的诱因有哪些呢?
生活节奏快、持续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更年期、甲亢、长期的噪音辐射光污染、吸烟饮酒等等原因,均可?/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