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新春快乐”……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身旁,眼神专注,认真地尝试使用碑拓工具,制作出一张张拓片雏形。这两天,“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广项目”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本次系列项目由“非遗共创艺术展”与“非遗大师体验课”两个板块构成,将持续开放至2月9日,在春节期间为市民带来丰富的非遗乐趣体验。
“非遗共创艺术展”汇聚了上海绒绣、上海剪纸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各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上海剪纸的作品,展现了海派剪纸的特色,作品题材广泛,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在她们的手指开合之间成为栩栩如生的优美图案。上海绒绣又称“绒线绣”活“毛绒线绣”,是一种采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面料上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公益,现场一幅绒绣艺术作品《一庭香·牡丹》,在1英寸10目网眼布上绣制,约用5.8万针、160余种原色线,牡丹叶大茂密,叶脉清晰可见,花瓣丰满而富有立体感,雍然大度、色泽艳丽,给人带来清新、温暖的感觉。
同时, “非遗大师体验课”活动也伴随着展览一同举行。其中,上海绒绣体验课程由主办方与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市级传承人包炎辉老师共同设计与开发,将上海绒绣工艺精细、针法多变、颜色丰富的特点,特别制作了35份特色绒绣体验材料包。在包老师及其团队成员的共同指导下,参与者们在体验中学习到了上海绒绣的基本技法。
在上海剪纸体验课程中,参与者们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胡月溦老师的指导下,脱稿完成了“乐”字和趣味小动物剪纸作品,充分体验了海派剪纸的灵活多变。而由上海图书馆传承保护的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体验课程同样为参与者们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的妙趣体验,在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老师团队的示范与指导下,参与者们不仅了解、学习了碑拓工具的使用方法,还亲手完成了一张拓片的制作。
此次活动由上海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共同主办。2020年至2022年,双方通过“非遗+IP”“非遗+江南文化”“非遗+可持续”等多元主题,围绕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两项非遗技艺每年积极开展面向公众的创新体验活动。今年的活动上,几位传承人还分别将精湛的技艺与春节元素及万代南梦宫旗下多个人气IP——吃豆人、太鼓之达人、拓麻歌子和水豚君相结合,创造了多幅创意作品,以人气IP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传播,让更多的人走进非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助力推动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
展览现场还设立分时段共创体验区,让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有机会亲手完成一幅非遗体验作品,并将作品直接在现场展出,充分发挥创意,在互动中找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话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