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过去的30年,中国影视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扩大国际影响力,更要思考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展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影视作品的核心在于故事。要创作具有中国品格、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影视精品,就必须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的故事,更是塑造中国形象、贴近中国社会现实与时代、传递中国价值观的故事。
以《功勋》这部电视剧的创作为例。作品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自带的光芒。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中国品格,为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先有他们是感动中国的功勋人物,其次才有我们感动观众的中国故事。
在创作《功勋》的时候,我要求所有主创去看大量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去功勋们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走访,必须找到每个功勋人物的职业特点、性格特征和所处时代的不同,努力去抓住每个功勋人物的精神内核,着重塑造好人物。我们要求编剧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采访到功勋本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采访过效果就大为不同。比如《袁隆平》单元,编剧去采访了袁老,不仅近距离观察了袁老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更获得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生活细节,就是袁老因常年在稻田工作,患了严重的皮肤病,奇痒难熬,经常要用热水烫皮肤才能解痒。这个真实细节被用到作品中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令很多观众看了非常心疼,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创作《屠呦呦》单元时,我们广泛接触屠老身边的人后发现,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不喜欢热闹,关注点基本全在工作上,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实验。这种专注成为塑造屠呦呦人物形象的独特标记。
无论《功勋》的创作还是拍摄,我们始终坚持:把英模人物还原成普通人来拍,忠于他们生而为人的情感,也忠于时代真实的逻辑。唯有如此,才能拍出老百姓爱看的作品。这样的创作规律和要求,同样沿用到了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拍摄的电视剧《侦察英雄》这部作品中。《侦察英雄》不像以往同类题材那样聚焦战争大场面,而是以侦察兵这一独特视角作为切入点展开叙事,以普通基层官兵身上的智与勇、奉献与牺牲、大我和小我、情感和责任来展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群像,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更是英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普通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才能卸下光环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里。通过这些生动真实的形象塑造,观众得以读懂英模人物的中国品格,读懂英模人物的崇高精神和时代价值。
影视作品的中国气派,体现在它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和表现上。一个好的中国故事,既要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又要契合当下的社会现实,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文艺要与时代同行,要抓住时代的脉搏,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道理大家都懂,但做到确实不容易。我从业几十年了,深刻感受到真正的好作品都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而那些能被一代又一代人记住的作品往往也是那些关注社会现实、能很好地反映时代和记录时代的作品,比如,我们当年创作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红高粱》《幸福到万家》等等,无不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2024年初,《南来北往》之所以能够热播,也是因其巧妙地以中国铁路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变迁,彰显了时代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的影视创作要深植时代、做好“三贴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以及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实中提取素材。多年来,我一直要求创作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提高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性的观察力和认知力;不断提高故事的讲述技巧和制作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这是练内功。很多导演的作品完成度还不错,但就是差口气,总也拍不出上乘的作品,就是因为内功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体现了人类文明中最深层、最普遍的追求。
在国际表达中,我们要避免简单的文化输出模式。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树立文化自信,就要注重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通性、共融性,通过作品展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以此增强中国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影响力。
为纪念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我们还创作了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作为该剧的艺术总监,我同样要求创作要做到专业、严谨、真实,同时还要观照现实,传达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力求做到在内容立意上将国家行为、人物成长和文化融合深度结合,这也是对如何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探索。
创作具有中国品格、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影视精品,需要我们从真实的中国故事出发,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关注作品的价值观,并在创作过程中深刻挖掘人性和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被观众铭记的精品之作。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文化,特别是影视文化,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展现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影视创作中,打造出更多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优秀作品,为全球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丰富的中国形象。我们在创作中要时刻铭记,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文化载体,是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只有在坚守中华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展现中国气派的时代精神,传递中国风范的审美追求,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中国品格的影视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