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不少银行推出了消费贷新一轮优惠。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一轮优惠中,有银行消费贷利率再次下破3%。不过,这轮营销相对理性,国有行消费贷利率基本维持在3%以上。没有出现今年9月个别银行消费贷降至“1字头”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消费贷利率水平由市场供需、本行消费贷总体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消费贷仍然是零售业务的“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明年利率环境更加宽松,那么消费贷利率可能还会有下降的空间。
消费贷“1字头”利率难觅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最近接到的贷款营销电话变多了,在朋友圈看到的广告投放也有所增加。
杭州银行一条个贷广告显示,叠加首贷券后,消费贷最低利率为2.88%,可贷金额最高20万元。新客首次贷款还将获得50元话费,达标后还有机会获得最高100元话费。
北京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向界面新闻介绍,北京银行京e贷最低年化利率可以做到2.78%。其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银行京e贷最高额度2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3年,额度可以循环使用。此外,京e贷还有针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短期流动资金需求的“经营京e贷”,最高可借50万元。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现有闪电贷京城“惠”消费活动,年化利率低至2.88%,活动于12月底截止。
事实上,临近年末的这轮营销相对理性,没有出现9月个别银行消费贷利率下破2%的情况。
国有银行消费贷利率普遍在3%以上。交通银行网点客户经理表示,目前该行消费贷利率最低3%。“这个利率各地可能有所不同,据我所知北京白名单客户利率3%在行内已经算比较低的水平了,南方一些城市最低利率普遍要比这个利率高30个BP左右。我行优势是贷款金额比较高,最高可以贷80万元。”
也有银行选择优化服务方式。12月18日,中国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从2025年1月12日起,将个人网上银行“消费贷款”相关线上服务迁移至手机银行,包括贷款申请、面谈、签约、提款、还款等。
中国银行提示称,如客户在个人网上银行有相关在途业务,请于2025年1月11日前处理完毕。后续办理“消费贷款”业务,客户可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手机银行客户端软件,进入贷款专区选择所需服务。
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电子银行发展情况来看,手机银行无疑是最主要的渠道,将网上银行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可能是为了降低开发运营成本,便于集中管理,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024中国数字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当前用户更加偏向于便捷、即时的金融服务,而网上银行因其操作复杂性和对电脑的依赖,逐渐转变为辅助性工具,零售用户的使用比例明显下滑。近年来,网上银行渠道用户比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024年个人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比例为57%,同比下降3%。相比之下,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逐年攀升,2024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已达到88%。
业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
前述券商研究人士认为,时隔多年,货币政策再次被定调为“适度宽松”,这表明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利率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中,加大对重点领域额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居民消费毫无疑问是重点领域。
事实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后,金融监管总局指出,2025年要“助力提振消费,支持扩大大宗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不过,在银行营销如火如荼的背后,消费者对于各式各样的信息往往无所适从、难以甄别。界面新闻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用户发帖称其可以为客户办理北京某银行个贷,最低利率2.5%,而另一位用户则回复称:“2.5%不可能,我就是这个银行的员工,大家小心。”
此外,甚至有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界面新闻记者近期接到自称某国有大行贷款中心工作人员贷款营销电话,添加微信后查询发现,工作人员发来的地址并没有银行网点。而在这位工作人员的微信朋友圈宣称可以通过信贷重组,减轻月供压力,优化征信。
界面新闻记者向上述银行相关部门核实,证实该行并没有“贷款中心”这一架构。该银行人士表示:“线下办理业务一般不会脱离银行网点,给您打电话的人身份应该是冒用银行员工。”
12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提示称,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这种所谓的“重组”和“优化”不仅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而且可能被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触犯法律。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债务重组”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独家揭秘“(飞鹰互娱炸金花.怎么开挂)”原来有挂:http://news.dingtaide.cn/news/548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