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演讲中展望人工智能(AI)变革时提到,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机器人几乎仅限于三种类型——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汽车行业也早已把汽车作为人工智能的一大终端来看待,“AI定义汽车”已经逐步成为业内共识。
“汽车行业已经继电动化之后进入了全面智能化的时代。这个‘全面’也就是说,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远远高于电动化的发展速度,未来的一到两年,很可能不存在不智能的汽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12月20日开幕的大军山·智能汽车科技大会(2024)上做出如是论断。
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定义汽车”
在张永伟看来,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汽车智能化之路带来了全面变革。过去,驱动智能化的关键是互联网技术或半导体技术,但现在,行业已经认识到,发展智能化的关键是靠AI技术,“思考智能汽车底层技术,视角要立足于人工智能”。
从智驾的角度,他提出,AI已经重新定义了技术路线,过去一些企业在智驾研发上取得的先发优势、成功的技术路线,甚至面临着被颠覆。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新的智驾技术路线,短短几年,AI就改变了智驾的技术发展方向。
另外,他认为,AI也带来了大量的新应用和体验,让汽车变得更加好玩、好用,它的渗透面包括人机交互、安全服务,已经应用到汽车由里到外的各个环节。
车企都试图在“AI定义汽车”这条赛道上抢跑。
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提出,AI给汽车带来了新生命,车企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车企有“AI定义汽车”的数据,另一方面,主机厂也天然有从整车角度定义“AI定义汽车”的优势。
陶吉强调,AI赋能了汽车的同时,汽车也将赋能AI,“目前汽车是唯一标准化的、能够承载AI大模型的物理世界的载体,当然未来可能有更多机器人的形态、具身智能的形态,但今天,必须要先在已经大规模存在的标准化载体上走通一套技?/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