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主要功能: 1.随意选牌2.设置起手牌型3.全局看牌4.防检测防封号咨询软件1添加微信《66844136》软件介绍: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既有效果。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服务器维护故障、政/府查封/监/管等原因,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请立即联系客服修复。5本店软件售出前,已全部检测能正常安装使用。我们在战位报告 英雄篇章|张富清:本色就是一个传奇
■中国军网记者牛晨斐 李昂伦 通讯员刘洋
如果不是三年前那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登记,“张富清”这个名字,在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眼中,依旧会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2018年12月3日,一个红色的布包,在人们疑惑的目光中慢慢打开——三枚军功章、一份西北野战军报功书、一本立功证书、一枚“人民功臣”奖章!
往事不再尘封。打开那个红布包,就打开了一段红色人生的序章。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在“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组委会给出这样的评语,恰如其分,亦震撼人心……
山河不语,天地无言,却用一道点亮长空的光,提醒着人们:英雄一直都在!本色就是传奇!
张富清,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多次立功受奖,退役转业时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尘封功绩六十余年,连儿女也不知情。
人们印象中的英雄多是扭转乾坤的强者与舍生取义的勇士,用一个又一个壮举震撼世人、千古流芳。然而,英雄常常就是某一个与你我擦肩而过的他,一个有血有肉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朴实纯粹地默默奉献,于平平淡淡中却放射着万丈光芒。
习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来凤县民族博物馆内的“张富清先进事迹展”。牛晨斐 摄
“你把你的事情说出来,就是为我们新社会、新时代又立的一个新的大功。”当听到工作人员的这番话时,老英雄对接受采访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在他看来,这是组织交付他的战斗任务,是他的又一次突击。
“我想入党,想向党靠拢,所以每次战斗都报名参加突击队。”73年前,入伍半年的张富清就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突击队员了。那一年永丰战役的惨烈,让他至今难以忘怀。一夜之间换了8个连长,一个连的突击队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几十年来,他总是戴着一顶帽子,即使夏天也很少摘下。大家知道他一吹风就会头疼,却不知道那是因为被子弹削掉了一大块头皮,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这“突击队员”,张富清一当就是一生。
“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战争年代,每每有突击任务,张富清总是争先报名,在九死一生间立下赫赫战功;“死我都没有怕,我怕苦吗?”退伍之后,他主动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贫困山区默默奉献几十年;“我要发扬突击队员的精神,我要站起来,我要自食其力!”88岁高龄时,左腿截肢,他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工作上离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九十多岁,他仍保持着读书看报看新闻的习惯……那些凝在血脉之中的赤诚热血,一蓬勃就是一生。
其实,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会被细节透露身份。几十年来,张富清始终坚持着规律的作息,房间里的物品摆放到位,即使有一点挪动都会被他发现。被子要叠成“豆腐块”,扎裤腿要折成四折,不穿的衣服要打包放在箱子里……从激烈战场到偏远山区、从赫赫功勋到默默无闻、从璀璨年华到耄耋之年,军旅生涯对他的影响无处不在,即使不曾言语,却早已沁入生命。那些在战火烽烟中铸就的精神基因,从始至终都血气方刚。
张富清荣获的“人民功臣”军功章和一枚纪念章。资料图
1948年8月,部队在行军途中为他举行的入党仪式,张富清至今记忆犹新。70多年后,老人这样写到:我深深知道坚守初心和使命,是一个党员能够始终保持本色,不迷失前进方向,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
如今,距离那些震惊信息采集人员的军功章上一次“露面”,已过了60多年。那时,刚刚退役的张富清留下了一张佩戴着三枚奖章的照片,从此便告别了从前的峥嵘岁月,在来凤这片穷乡僻壤做了几十年任劳任怨的人民公仆。“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多少都牺牲了。他们的功劳,比我要大得多。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来显摆自己啊!”当张富清哽咽地说出这段话时,人们终于理解了他多年来默默隐瞒战功的缘由。
“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在人生的诸多岔路口,张富清都选择了心中认定最应该走的那条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退伍时,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了鄂西山区最偏远最困难的来凤县,一待就是一辈子;工作上,他主动要求分管条件最苦的地区,带领村民修路、抓生产,一连几个月不着家;生活中,他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直到现在还住在几十年的旧房子里。
“张富清先进事迹展”展馆。牛晨斐 摄
在儿子张建国眼中,父亲是个奇怪的人,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哪里困难就到哪里去,从来不为自己的家庭考虑。如今,儿女们终于从那些尘封的烽烟往事中真正理解了父亲,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是老人一生的坚守,而坚强自立的家风则是留给儿孙最大的财富。
已近百岁高龄的张富清说:“我是党培养的,我要紧跟党走,做一名党的好战士!”人生就是战位。他把忠诚的底色凝在了一点一滴的岁月长流中,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英雄一辈子、一辈子英雄!